关于饲料添加剂“包囊”,那些虚假的宣传
冯朝曦
在养殖业中,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至关重要,它们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与生长性能,进而影响肉类、蛋类的品质。然而,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,一些不法商家开始利用饲料添加剂“包囊”技术进行虚假宣传,误导消费者,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。
所谓“包囊”技术,原本是一种将饲料添加剂包裹在微小胶囊中,以提高其稳定性和使用效率的技术。然而,在虚假宣传中,这一技术却被赋予了不切实际的“神奇”效果。一些商家声称,通过包囊技术处理的饲料添加剂,能够让动物“一口吃就能增长30%体重”,甚至将其比作“超人药丸”,仿佛吃了就能让鸡鸭牛羊都变成“超级赛亚人”1。这种夸大其词的宣传,不仅违背了科学原理,也严重误导了养殖户。
实际上,饲料添加剂的效果并非一蹴而就,更不可能达到如此夸张的效果。动物的生长需要多方面的营养和科学的饲养管理,而非单纯依赖某一种添加剂。这些虚假宣传往往利用养殖户对高产、高效的渴望,通过编造“高大上”的名词和虚假的科学概念,来骗取信任和钱财。
更为严重的是,一些不法商家甚至将假饲料、假添加剂包装成“包囊”产品,以次充好,坑害养殖户。他们可能在豆粕中掺入豆皮、色素等“小料”,冒充某品牌豆粕猪饲料,通过网络平台对外销售2。这些假饲料不仅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,还可能导致动物生长受阻,甚至引发疾病,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此外,还有一些商家将饲料添加剂“包囊”技术与保健品、药品混淆,声称其产品具有治疗疾病、保健养生的功效。例如,将猪饲料加上药粉,裹上胶囊,就宣称是降低血糖的保健食品34。这种荒唐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,也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。
最后,必须指出:许多饲料添加剂根本不需要所谓“包囊”。“包囊”是噱头,只是让稀释了的添加剂买个好价钱。明白的说,”包囊”就是稀释,二使用者却要花冤枉钱。还有些饲料添加剂包囊后,的确提高了利用率,降低了实际添加量。但,同等效果下,却没有非包囊产品经济实惠。
因此,作为养殖户和消费者,我们应该保持警惕,理性看待饲料添加剂“包囊”技术的宣传。在选择产品时,要仔细查看产品的成分、功效和使用方法,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迷惑。同时,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,打击虚假宣传和制售假饲料、假添加剂的行为,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。
总之,饲料添加剂“包囊”技术本身是一种有益的技术创新,但不应被用作虚假宣传的噱头。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这一技术,发挥其应有的价值,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