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中国养殖信息网注:以下内容基于行业热点整理)
基因编辑疗法首次获批宠物临床应用
美国FDA有条件批准一款基于CRISPR技术的基因编辑药物,用于治疗犬类遗传性血友病。临床试验显示,单次注射后凝血因子水平提升70%,疗效持续超18个月。行业分析认为,此案例或将开启动物基因治疗商业化元年。
纳米载体抗生素研发获重要进展
中国某药企公布新型纳米靶向抗生素实验数据,该药物可精准作用于感染部位,减少90%以上肝肾毒性。研究人员表示,该技术有望解决传统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。
全球禽流感监测网络扩容
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粮农组织启动“禽流感实时追踪系统”,整合卫星遥感、养殖场传感器数据及海关检疫记录,实现疫情预警时间缩短至48小时内。
非洲猪瘟疫苗多国联合攻关
欧盟、中国及巴西科研机构宣布共享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序列库,并启动mRNA疫苗跨物种测试。西班牙某实验室初步结果显示,候选疫苗对野猪保护效力达85%。
中国修订兽用抗菌药负面清单
农业农村部发布第5批禁用兽药目录,新增3类促生长类抗生素,并要求2024年起饲料端全面禁添。市场预测,替代性植物提取物及酶制剂需求或激增30%以上。
宠物医疗赛道资本持续加码
国内某头部宠物医院连锁集团完成D轮融资,金额超5亿美元。资金将用于扩建基因检测实验室及AI影像诊断中心,布局宠物精准医疗领域。
欧盟兽药残留检测新规生效
进口动物源性食品需随附“区块链溯源证书”,记录从用药到屠宰全周期数据。中国海关总署提醒出口企业加强溯源系统对接,避免技术性贸易壁垒。
中美签署兽药GMP互认协议
两国达成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互认安排,预计可减少重复检查流程,加速创新药跨境审批。首批涉及疫苗、抗寄生虫药等8类产品。
当前兽医兽药领域呈现两大趋势:
技术端:基因编辑、纳米药物等精准医疗技术加速渗透,推动诊疗方案从“群体治疗”向“个体定制”转变;
监管端:全球范围内抗菌药限用、溯源体系强化等举措,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同时促进宠物医疗等高增长赛道资本集中。
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“人药兽用”监管趋严,兽药创新需更聚焦动物特异性靶点开发。而跨国数据互通协议的签订,则标志着全球兽医卫生治理进入新阶段。